- 胡波;谭昌耀;施慧敏;张鹏艳;蒋丽明;
目的对共表达的含前S1(PreS1)和前S2(PreS2)表位的乙肝表面抗原(SS1S2)及分别表达的含PreS1表位乙肝表面抗原(SS1)和含PreS2表位乙肝表面抗原(SS2)混合物的免疫原性及抗原活性进行比较,为疫苗配方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SS1S2抗原、SS1抗原与SS2抗原的混合物(1∶1混合,以下简称SS1+SS2)分别用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制成SS1S2疫苗和SS1+SS2疫苗,总抗原含量均为20μg/ml,分别经BALB/c小鼠腹腔单次注射两种疫苗1.0、0.25和0.06μg,免疫后1、2、4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HBV S、PreS1和PreS2抗体水平。分别以纯化的SS1抗原或SS2抗原为参考品,采用ELISA法检测6批SS1S2抗原所对应的SS1或SS2抗原含量。结果免后1、2、4周,3个剂量的SS1S2疫苗S抗体阳转率均高于同剂量的SS1+SS2疫苗,0.25μg剂量的SS1S2疫苗PreS1抗体阳转率高于同剂量的SS1+SS2疫苗;免后1、2周,3个剂量的SS1S2疫苗PreS2抗体阳转率与SS1+SS2疫苗相近;免后4周,1.0和0.25μg剂量的SS1S2疫苗PreS2抗体阳转率高于SS1+SS2疫苗。免后4周,3个剂量的SS1S2疫苗的S和PreS1几何抗体平均滴度(GMT)均高于同剂量的SS1+SS2疫苗;1.0和0.25μg剂量的SS1S2疫苗的PreS2抗体GMT高于同剂量的SS1+SS2疫苗。6批SS1S2抗原中,每10μg SS1S2抗原所包含的PreS1抗原活性相当于(12.1±0.84)μg的SS1,每10μg SS1S2抗原所包含的PreS2抗原活性相当于(7.0±0.52)μg的SS2;SS1S2抗原中SS1和SS2抗原活性之和远超过100%。结论共表达的SS1S2抗原比单独表达的SS1抗原、SS2抗原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共表达的SS1S2抗原中PreS1和PreS2抗原活性也得到增强。
2014年07期 v.27 873-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良玉;麻广;丁秀红;黄林;牟鑫尧;李立;刘亚宇;李永忠;刘晔;
目的探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84-7株)在人二倍体细胞(2BS株)上的感染活性,确定感染复数(MOI)。方法使用100 ml小方瓶培养人二倍体细胞(2BS株),待长成致密单层后,接种病毒滴度为5.5 lgPFU/ml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84-7株),每瓶接种量分别为0.02、0.1、0.3、0.5、0.8、1、1.5和2 ml,于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及病变比例,并连续记录收获时间;采用蚀斑法测定病毒滴度。结果当病毒接种量为0.02 ml时,细胞大部分生长正常,呈极性排列,无形态典型、广泛的病变,通过延长收获时间也无法获得形态典型、广泛的病变;当病毒接种量不低于0.1 ml时,呈典型、广泛的病变,随着病毒接种量的增加,收获时间逐渐缩短;仅病毒接种量为0.02 ml组细胞的病毒滴度低于3.7 lgPFU/ml;确定MOI在0.004 0~0.019 9之间,均可制备出质量稳定、符合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水痘减毒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要求的毒种。结论确定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84-7株)感染人二倍体细胞(2BS株)合适的MOI,为水痘疫苗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4年07期 v.27 878-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慧娟;赵颂;苏荣健;
目的构建人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基因编码区磷酸化位点的真核突变载体,并在肝癌SMMC-7721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利用定点诱变技术将GRP78基因的两个磷酸化位点进行突变,即203位苏氨酸(T)用丙氨酸(A)替换,466位酪氨酸(Y)用苯丙氨酸(F)替换,以质粒pEGFP-N1-GRP78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构建突变质粒pEGFP-N1-GRP78(T203A)、pEGFP-N1-GRP78(Y466F)和pEGFP-N1-GRP78(T203A/Y466F),并进行DNA测序分析。将测序正确的突变质粒转染肝癌SMMC-7721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突变质粒pEGFP-N1-GRP78(T203A)、pEGFP-N1-GRP78(Y466F)和pEGFP-N1-GRP78(T203A/Y466F)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突变质粒组荧光蛋白表达分布于细胞质内,细胞核内无表达产物分布;3个突变质粒转染组在相对分子质量约105 000处均可见目的蛋白条带,大小与预期相符。结论成功构建了人GRP78单突变T203A、Y466F和双突变T203A/Y466F真核表达载体,并可在肝癌SMMC-7721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GRP78基因磷酸化位点T203、Y466在肝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014年07期 v.27 881-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佳琪;于姝;邢丽;段跃强;孟和宝力高;牛燕;王希良;额尔敦;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新型水包油佐剂SP01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昆明小鼠安全药理试验、昆明小鼠急性毒性试验、Hartley豚鼠过敏反应试验、溶血性试验、日本大白兔局部刺激性试验、SD大鼠长期毒性试验及BALB/c小鼠致突变、致畸、致瘤试验,对水包油佐剂SP01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价。结果水包油佐剂SP01对昆明小鼠的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急性毒性试验中可观察到水包油佐剂SP01组昆明小鼠给药后无死亡,体重明显增加,且各组织器官无病理变化;水包油佐剂SP01注射豚鼠未见任何过敏反应及症状;溶血性试验结果显示,水包油佐剂SP01在体外对兔红细胞无溶血作用,不引起红细胞凝聚;将水包油佐剂SP01经日本大白兔耳缘静脉注射连续刺激5 d后,佐剂组与氯化钠注射液组家兔耳缘静脉给药部位肉眼观察均无明显变化,病理切片显微镜观察均未见炎性浸润、血管周围组织出血及坏死等刺激现象;将水包油佐剂SP01经肌肉连续注射大鼠1个月,佐剂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精神状态、食欲、睡眠情况与氯化钠注射液组无明显差异,停药后连续观察3个月,大鼠精神状态、食欲、睡眠情况均良好;将水包油佐剂SP01连续经BALB/c小鼠腿部肌肉注射14 d后,其肌肉组织病理切片显示,与氯化钠注射液组小鼠的肌肉组织无明显差异。结论水包油佐剂SP01对实验动物无急性毒性、过敏反应、局部性刺激、长期毒性及致突变、致畸、致瘤作用,是安全、可应用的油类佐剂,本研究为该系列水包油佐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4年07期 v.27 885-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桂丽;蔡冉;周洁;马颖;袁敬宇;徐悦玥;张素芬;尚彦红;潘英;李素芹;李越希;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纤连蛋白结合蛋白A(fibronectin-binding protein A,FnBPA),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筛选FnBPA抗原表位富集区,优化基因序列,分别克隆至质粒pGEX4T-2和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fnbpa和pET-28a-fnbpa,分别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分别用High Affinity GST-NTA resin和High Affinity Ni-NTA resin进行纯化。以纯化后的FnBPA-His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以FnBPA-GST融合蛋白为检测抗原,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效价,Western blot法检测特异性。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质粒pGEX4T-2-fnbpa和pET-28a-fnbpa构建正确;在相对分子质量约42 000和19 000处,分别可见FnBPA-GST和FnBPA-His融合蛋白的表达,表达量分别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和20%,均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度均在90%以上;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得高效价的特异性兔抗血清。结论2种标签的融合蛋白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14年07期 v.27 890-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雨芝;王家奎;何许霞;孙琪;钟梅;孙可墨;殷丽华;余占海;
目的研究SF/COL/PLCL静电纺丝三维纳米纤维支架与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分离、培养hUCBMSCs,并进行传代,取第3代hUCBMSCs,茜素红染色和Von Kossa染色检测其体外诱导成骨分化的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相关抗原的表达。制备SF/COL/PLCL静电纺丝三维纳米纤维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表征,并检测其力学性能。将hUCBMSCs接种于静电纺丝三维纳米纤维支架上,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及增殖情况。结果 hUCBMSCs具有成骨诱导分化能力,其表达CD44、CD29、CD90和CD105,不表达CD45和CD34。SF/COL/PLCL复合纳米纤维的纤维形貌良好,随着PLCL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直径和力学性能均逐渐增加。hUCBMSCs能够在三维纳米纤维支架上很好地黏附,并相互连接向周围扩展,三维纳米纤维支架能很好地促进细胞黏附和增殖,与常规培养的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当SF/COL与PLCL的质量比为30∶70时,最有利于细胞的生长。结论 hUCBMSCs能够在SF/COL/PLCL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上生长、增殖,这种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细胞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2014年07期 v.27 895-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卿琰;陈卫东;曾韦锟;黄芬;井申荣;
目的建立在Vero细胞上低温传代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适应株,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从155份肺炎儿童痰样中经PCR、测序鉴定出14株RSV,将其在Vero细胞上37℃传代第1次收获的病毒记为野毒株(wild-type,WT),通过逐步降低培养温度的方法在Vero细胞传代获得1株适应株(adapted-strain,AS)KM516-AS。将RSV适应株感染A549细胞后,分别至37、25、32和39℃培养,测定其冷适应性和温度敏感性。分别将RSV适应株及其对应的野毒株KM516-WT经鼻腔免疫小鼠,于免疫后第8天,取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病变程度;取鼻甲和右肺匀浆组织,制备上、下呼吸道匀浆液,测定上、下呼吸道病毒滴度;于免疫后第13天,经小鼠尾部静脉采血,分离血清,于免疫后第14天,取肺组织制备匀浆液,采用ELISA法测定总抗体滴度,病毒中和试验法测定中和抗体滴度。结果 RSV野毒株KM516-WT的适应温度范围较广,4个不同温度下的病毒滴度变化不大;RSV适应株KM516-AS的适应温度范围较窄,25℃时的病毒滴度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滴度逐渐降低,且仅有温度敏感性而无冷适应性。野毒株组小鼠肺部呈暗褐色,无严重的实质化,且肺泡和毛细血管中有明显的淋巴浸润;适应株组小鼠肺泡和毛细血管中淋巴浸润较少。适应株在体内的复制水平低于野毒株,并同野毒株一样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获得1株RSV适应株,并具有一定的减毒效果。
2014年07期 v.27 902-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大桥;蔡爱玲;周明莉;杨慧;
目的在293T细胞中表达诺如病毒衣壳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将合成的人诺如病毒GII.4悉尼大流行株VP1基因(全长1 623 bp)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测序验证无误后,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将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中,收获转染细胞上清,进行Western blot鉴定。转染3~5 d后,收获细胞上清,经氯化铯平衡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衣壳蛋白,收集各组分,离心沉淀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PBS重悬后,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纯度;电镜观察VLPs;BCA法测定蛋白含量。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表达质粒转染的293T细胞上清可见特异的蛋白条带。收获的细胞培养上清经氯化铯平衡密度梯度离心后,可见3个明显条带;10%SDS-PAGE分析显示,衣壳蛋白主要位于第3个条带,纯度达95%以上;目的蛋白有2个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9 000和56 000;收集的3个组分经电镜观察可见,表达的诺如病毒衣壳蛋白主要位于第3个条带,且组装成了VLPs,颗粒大小约为38 nm;每升培养基可获得约500μg VLPs。结论成功在293T细胞中表达了诺如病毒衣壳蛋白,该衣壳蛋白成功组装成了VLPs。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小规模制备诺如病毒VLPs的新方法。
2014年07期 v.27 906-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丽丽;刘忠;程凡亮;吴洪英;
目的研制适合于重组CHO细胞生长的低成本无血清培养基。方法以无血清培养基SFM为基础,分别向其中加入不同的组分,包括水解物(0.8%大豆蛋白水解物、0.8%超滤植物蛋白栋、0.8%酵母提取物、0.8%谷类水解物、0.4%大豆蛋白水解物+0.4%酵母提取物)、激素(10μmol/L的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脂类物质(0.05%脂肪乳剂、50 mg/L氯化胆碱、10 mmol/L磷脂酰胆碱),培养CHOK1细胞(表达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检测不同添加物质对细胞密度、活力、蛋白表达量及蛋白中聚体含量的影响。结果添加大豆蛋白水解物和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地塞米松及脂肪乳剂可增加细胞密度,提高细胞活力,增加目的蛋白的表达量,降低蛋白中的聚体含量。结论通过对几种关键组分的优化,研制出适合于重组CHO细胞生长的低成本无血清培养基。
2014年07期 v.27 910-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丹;王毅;罗喜刚;韩冠英;孙大鹏;
目的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是否通过长细胞caspase-8样抑制蛋白(cellular FLICE inhibitory protein,c-FLIP-L)的介导来影响乳腺癌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的敏感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40 nmol/L wortmannin(AKT活化的特异性抑制剂)、100 ng/ml TRAIL、40 nmol/L wortmannin+100 ng/ml TRAIL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药物作用24、48、72 h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磷酸化AKT(pAKT)和c-FLIP-L的表达。结果TRAIL+wortmannin组24、48和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其他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TRAIL+wortmannin组与TRAIL组和wortmannin组比较,可明显促进细胞凋亡(P<0.05);随着wortmannin作用时间的延长,pAKT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c-FLIP-L的表达水平也随之下降,而TRAIL对pAKT和c-FLIP-L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抑制PI3K/AKT通路可增强乳腺癌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c-FLIP-L的介导来实现的。
2014年07期 v.27 914-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春娥;王瑾;石继春;王珊珊;陈翠萍;叶强;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法检测屋尘螨变应原制品中铝含量,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后,用ICPAES法测定样品中的铝含量,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性验证,确定最低检出限和最低定量限;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批次屋尘螨变应原制剂中的铝含量。结果该方法铝元素浓度在0~0.30μg/ml范围内与分析线的响应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52);0.10μg/ml标准品溶液连续进样11次,铝含量平均值为0.100 2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6份样品溶液的铝含量平均值为10.90μg/ml,RSD为1.4%;3份样品溶液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5%,RSD为4.9%;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08 5μg/ml,最低定量限为0.028μg/ml。2批次共5份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样品中铝含量测定结果均符合该企业注册标准中铝含量标准要求。结论微波消解法对样品消解完全,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法可以对屋尘螨变应原制品中的铝含量进行准确定量,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良好。
2014年07期 v.27 936-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长远;许凤;
目的优化米糠谷蛋白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亚基组成。方法以温度、NaOH浓度、时间和液料比为响应因子,以米糠谷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采用中心组合实验Box-Behnken设计方案,制作响应曲面图,并分析米糠谷蛋白的亚基组成。结果米糠谷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55℃,NaOH浓度0.03 mol/L,时间46 min,液料比16∶1;模型预测米糠谷蛋白提取率为18.83%,实际得率为18.37%;米糠谷蛋白由相对分子质量约52 350、35 960、19 420和13 980的4个亚基组成,其中相对分子质量约35 960的亚基含量最高。结论实际结果与模型相符,表明拟合方程可靠,能够得到较高提取率的米糠谷蛋白。
2014年07期 v.27 940-944+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铭;魏云林;马波;黄志伟;陆伟;王茜;者海燕;江超;黄镇;
目的优化重组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recombinant cross reacting material 197,rCRM197)柱复性及纯化工艺。方法将Sephacryl S-200凝胶柱复性和Q Sepharose FF强阴离子交换层析结合,复性和纯化rCRM197;通过正交试验L9(34)考察凝胶层析复性时流速、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的pH值、淋洗液中NaCl浓度和洗脱液中NaCl浓度4种因素对rCRM197纯度及回收率的影响,筛选rCRM197复性及纯化的最佳工艺。结果包涵体经Sephacryl S-200凝胶柱复性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6 000的杂质已被去除;经Q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后,rCRM197纯度达95%以上;在复性时流速为10 ml/min、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的pH值为7.5、淋洗液为50 mmol/L Tris-Cl+30 mmol/L NaCl、洗脱液为50 mmol/L Tris-Cl+50 mmol/L NaCl的条件下,rCRM197能达到纯度和回收率的共平衡。结论已筛选出rCRM197复性及纯化的最佳工艺,该工艺操作简便,制备的rCRM197纯度高,适用于rCRM197的产业化。
2014年07期 v.27 945-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峰;张宜俊;冉艳红;王翠玲;李平;李弘剑;
目的建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ecombinant human IL-12,rhIL-12)的病毒去除/灭活工艺,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预过滤器(Viresolve Shield,纳米滤膜3.1 cm2)和除细小病毒过滤器(Viresolve Pro,纳米滤膜3.1 cm2)串联过滤,样品体积为90 ml,过滤时间为2 h,安全系数为1.88,压力为30 psi,建立rhIL-12病毒去除工艺,分析该工艺对产品的比活性及回收率的影响,并以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作为指示病毒,对该工艺进行病毒去除效果验证;采用低pH孵放法(用1 mol/L HCl调pH值至3.8±0.1,室温放置180 min后,用1 mol/L NaOH调pH值至7.4)建立rhIL-12病毒灭活工艺,分析该工艺对产品的蛋白含量及比活性的影响,并分别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和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作为指示病毒,对该工艺进行病毒灭活效果验证。结果纳米膜串联过滤病毒去除工艺中,蛋白回收率为95.14%,比活性为过滤前的95.12%,对rhIL-12活性基本无影响;当滤出液达90 ml时,PPV下降滴度均大于4 log10,符合《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的要求。低pH孵放法病毒灭活工艺中,rhIL-12的蛋白含量在病毒灭活前后分别为359和338μg/ml,生物学活性分别为3.392×106和3.356×106 IU,均无明显变化;室温处理180 min后,指示病毒PRV、VSV的下降滴度均>4 log10,符合《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的要求。结论建立的rhIL-12膜过滤病毒去除工艺和低pH孵放法病毒灭活工艺均可有效地去除/灭活病毒,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2014年07期 v.27 950-953+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伯宁;王英;周兴军;赵宏远;侯丽媛;彭瑞珍;耿欣;李幼勃;容艳勇;刘欢欢;高健;
目的开发一种应用固定化反应器大规模培养CHO-C28细胞的灌注培养工艺,用于制备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方法利用自行研发的微型反应器以轴向旋转模拟固化床内培养基流经载体表面,分析固化床反应器灌注培养CHO-C28细胞表达HBsAg的可行性;使用AP20小型固化床反应器进行小试工艺;将AP20反应器消化后收集的2.3×1010个细胞接种至AP200固化床反应器,对灌注工艺进行中试放大,收获培养液,测定溶氧、pH、葡萄糖、乳酸及HBsAg蛋白浓度,并与转瓶培养工艺进行比较。结果预装无纺纸片的微型反应器接种CHO-C28细胞后,可连续灌注培养60 d,HBsAg表达水平为1 100 ng/ml。AP20反应器接种CHO-C28细胞后,HBsAg表达水平在维持期约1 100 ng/ml;将AP20反应器培养至第10天的CHO-C28细胞消化后,收集2.3×1010个细胞,接种AP200反应器,可连续灌注培养60 d,生长期中,葡萄糖消耗速率最高可达450 g/d,维持期葡萄糖消耗速率降至250 g/d,整个维持期内葡萄糖浓度维持在约1.5 g/L,收液中乳酸积累量为22 mmol/L,HBsAg表达水平约1 200 ng/ml。固化床灌注培养工艺的工艺条件控制精度高,培养环境更适合CHO-C28细胞生长,培养周期与转瓶工艺相当。结论固化床反应器灌注培养CHO-C28细胞工艺与转瓶工艺HBsAg表达水平相当,具备较高的产业化应用价值。
2014年07期 v.27 954-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嘉雯;于文影;夏强;王佳凤;张忠文;回悦君;陈维金;
目的应用DOE试验优化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生产中胃酶消化马血浆过程的工艺参数。方法以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后的马血浆为原料,通过AKTA avant25中UNICORN 6.0软件设计4因子2水平全因子DOE试验模型,并以抗体F(ab′)2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胃酶消化的主要因子即胃酶加量、消化反应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胃酶消化马血浆的最适工艺参数为:胃酶加量为13~15 U/ml,消化反应pH值为3.0~3.1,反应温度为35~37℃,反应时间为90~120 min,在该条件下进行6次稳定性试验,制备的TAT抗体F(ab′)2含量平均值达83.1%,标准偏差为2.47%。结论 DOE试验优化了TAT生产中胃酶消化马血浆过程的工艺参数,建立了有效的消化工艺,为降低过敏反应,提高TAT制品的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4年07期 v.27 959-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